6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定边街道党工委组织全体党员到三五九旅窑洞遗址、李守林故居、安边起义纪念馆、石光银治沙展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定边”红色教育活动,以实际行动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治沙精神、筑牢宗旨意识。
置身一孔孔窑洞遗址前,仿佛能依稀地感受到战火纷飞的年代,老一辈革命家不畏困难、自力更生打盐生产的革命场景,肩负起了当时“中央第一财政”的重任,大家深深地为这种不惧生死、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面对鲜红的党旗,由党工委副书记张博领誓,全体党员庄严地举起右手、紧握拳头,重温入党誓词,以铿锵有力的誓言,许下初心承诺,扛起使命担当。
李守林生前长期担任小摊子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村民在黄沙滚滚、盐碱茫茫的荒漠上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打井平地、改土造田,艰苦创业、发展经济。历经十几年艰苦奋斗,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终于把一个贫困落后的沙碱滩,改造成林茂粮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李守林的一生是创业、奋斗、奉献的一生。在李守林身上,闪耀着一名优秀基层共产党员干部的崇高思想品德。
1945年10月25日,国民党邓宝珊部新编第11旅,在安边高举反内战、反独裁、要和平、要民主的旗帜,发动起义。它震动西北,影响全国。起义领导人曹又参、牛化东和他们战友的英雄事迹、光辉业绩,他们在血与火的斗争中表现出的不屈不挠、前扑后继、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永载史册,成为鼓舞和激励人民不断奋进的精神力量。
在十里沙石光银治沙展馆里,一件件经历磨难的生产用具、一幅幅定格历史的宝贵照片,生动反映了石老英雄已经践行40多年的铮铮誓言,“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从20岁开始,这位的普通农民,便怀着为沙区人民锁住黄沙、拔掉穷根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信念,带领群众投身于治沙事业中,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询问,不时凝视思索,深受教育、倍感激励。
在石光银治沙展馆二楼会议室,街道党工委召开座谈会。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做了治沙精神的经验探讨与分享,每一名党员谈论了自己的所感所想。
最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定边街道党工委负责人丁炜作总结讲话。
丁炜表示在建党99周年即将来临之际,这样一场灵魂的洗礼、思想的触动很有必要。他强调,与会人员要重点从“怎么看”和“怎么干”两个方面进行深刻认识此次活动。一是关于“怎么看”的问题:三五九旅窑洞遗址告诉我们,这是一场在艰苦条件下自力更生、信念坚定的大生产运动。历史证明,党的干部听党指挥,百姓愿意跟着党走。安边起义纪念馆用时间向我们证明,所有革命起义的“火车头”都是跟着党走、跟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百姓的选择是对的,在任何时候都愿意听党话、跟党走。从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永远跟着党走。从两位治沙英雄身上我们学习到,一名共产党员需要具备一心为百姓干事的执着以及持之以恒干好一件事的毅力。二是关于“怎么干”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白,街道办一切工作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所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让党员干部群众感受到组织的存在和力量,并且愿意听党话、跟党走。那么,到底什么是党建工作?丁炜认为党建工作应该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知道党在哪。其实党就在百姓身边,在为百姓无时无刻的服务。第二,我们要通过宣传、工作让党员干部群众知道党在干什么。第三,我们要明白党让我干什么,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职责和使命。第四,明白我能为党干什么。要坚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五,牢记我能为群众干什么,就是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全体党员通过参观学习及座谈交流,铭记了初心、荡涤了灵魂,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职责感、使命感,补足了精神之钙。他们纷纷表示,今后将加强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当好组织的排头兵,齐心协力让街道工作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文章来源:高亚喜 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