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留守儿童是当代社会最大的痛,他们很少能享受到父母的亲情,缺少关爱与温暖,在孤独寂寞中生活的他们,内心注定充满辛酸。在绥德县城郊区半山腰,有一所小学叫名州小学,学校的200多名学生全都是来自周边县区的留守儿童。学校老师还有一份特殊的职责,那就是24小时陪着孩子们,他们除了上课,还要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起居,他们有一个有别于其他学校教师的特殊身份——“妈妈”。被评为绥德县最美“爱心妈妈”的高艳珍,不仅是其中的一员,还是学校的“大管家”。
提起高艳珍,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个苦命人。高艳珍是绥德县石家湾镇石家湾村人,2001年,年仅32岁的丈夫因车祸意外死亡。失去唯一的儿子后,她的公公婆婆悲痛欲绝、卧床不起,而一对年幼的孩子也正读小学。当时的高艳珍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既要照顾公公婆婆,又要抚育年幼的孩子,还要在石家湾中心小学正常上课。正是因为她的坚强,给孩子和老人带来希望,使他们从悲痛中逐渐走了出来。
2004年,高艳珍调到名州小学任教,2006年起担任校长。名州小学的孩子们非常特殊,有的来自离异家庭,有的是孤儿,有的身患残疾。特殊的孩子需要特殊的关爱,自身的不幸,让高艳珍更能切身体会到孩子们离开父母的伤痛,所以她加倍呵护这些孩子。孩子们生病后,她像妈妈一样,为他们做饭、洗衣、买药、谈心,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在高艳珍代课的班级中,有名留守儿童叫张娟娟,她父母离异,母亲远嫁,父亲在外务工,常年与家中没有联系。孩子学习成绩很差,性格也内向自卑,高艳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帮助张娟娟,她多次找到张娟娟谈话,给她鼓励、给她信心,帮她梳理头发、整理衣物,经常给她买一些短缺的衣物和学习用品。在高艳珍的帮助下,张娟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今年张娟娟过生日时,高艳珍还为她买来生日蛋糕,和全班同学一起唱生日歌。张娟娟感动得泪眼模糊,她拉着高艳珍的手说:“我能叫你妈妈吗?这是我第一次吃生日蛋糕,感谢您,妈妈!”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宿舍里的地图王,尿透被褥尿木床”。经常受到同学们嘲笑的这个孩子名叫贺文娜,因为有尿床的毛病,宿舍里的同学没人理她。高艳珍了解情况后,查阅了有关尿床病的书籍,并对贺文娜说:“有老师在,就有人关心你。你晚饭时吃得淡一些,尽量不要饮水。来,老师和你一起把被褥晒在太阳下。”她给贺文娜买了绒毯,以便轮流替换,遇到阴雨天就用电暖气烘干尿湿的被褥。高艳珍召集宿舍的孩子们,给她们讲道理,让她们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并要求她们在夜间起床小便时,务必叫醒贺文娜起来。从此,校园里又能看到贺文娜活跃的身影、爽朗的笑声。
在高艳珍的关怀和帮助下,名州小学的留守儿童们不再孤单和自卑,脸上开始有了自信与快乐。高艳珍的行为感染了身边的老师,孩子们有病,他们会悉心照顾,给孩子们买药,为孩子们做饭,与孩子们真心交谈。“爱心妈妈”行动在学校内产生很大反响,一个个留守儿童得到“爱心妈妈”的关爱,暖暖的爱在名州小学越来越浓。“名州小学是我家,温暖快乐人人夸。师生团结如一家,老师都是好‘妈妈’。”这是家长们对名州小学的一致好评,也是对高艳珍及所有老师的真实评价。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艳珍对教育事业不懈追求,用赤诚的爱心和真挚的情感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也用爱照亮了留守儿童前行的道路。(榆林日报)